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新股一月两发 证监会市场手段“养慢牛”

新股一月两发 证监会市场手段“养慢牛”

  来源:企业私服   责任编辑:多网  有 99 人浏览   日期:2015-04-24 09:22

文章摘要:“企业私服”是首家平台和企业网站独立的B2B网站,让企业享有平台的所有功能,企业网站不穿插其他公司信息,保证企业站的唯一性,提升企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新股一月两发 证监会市场手段“养慢牛”

  每经

  扛住了南北车巨震带来的冲击后,A股市场似乎又重拾信心,沉浸在一片“大牛市”的氛围中。昨日收盘之后,上证指数盘中冲击4444点的最高点,让各路“段子手”们又兴奋了起来。然而仅仅3个多小时之后,证监会官方微博抛出的一则“重磅”消息,给火热的股市浇了一瓢凉水—新股又来了,而且以后将从每月一批,变为每月两批!

  今后IPO一月两批

  昨夜,对于神经紧绷的券商策略分析师来说,又是一个加班写研报的夜晚,而对于很多重仓的投资者来说,则将度过一个辗转难眠的长夜。

  昨日18时20分,证监会更新官方微博,宣布核发2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证所10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创业板12家。证监会表示,这部分公司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说明书。根据此前惯例,最快下周就将有公司启动发行程序。

  更为重要是的,证监会还表示,这批25家首发企业是根据市场情况和首发审核工作的进度,在本月内核准的第二批企业。下一步,证监会将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

  就在4月2日,证监会才刚刚向30家公司下发了IPO批文。这意味着,在4月份累计有55家企业获得IPO批文,较此前明显放量。面对新股发行的突然加速,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监管层增加新股供给,除了解决居高不下的新股“堰塞湖”外,更是意在为火热的股市“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6月IPO重启以来,每一次新股批文下发及新股申购,都会对大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随着行情的持续火爆,以及场外资金的不断涌入,新股发行对于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打新资金冻结日股指大涨的反常情况。

  未发新股“存货多”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已明显提速。在去年6月IPO重启之初,每月新股发行批文大约在11家左右。而到了今年4月2日,这一数字已达到了30家。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在今年发审会明显提速之后,目前过会待发的“准新股”已经颇具规模,丰富的新股“存货”,足以支撑高频率的IPO节奏。

  根据证监会上周公布的信息,截至2015年4月16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83家,其中,已过会50家,未过会533家。而且就在4月22日(本周三),吉祥航空等四家公司的首发申请获得审议通过,今日还有六家公司将携手上会。据统计,在3月份当中,IPO过会企业数量逾30家,4月份至今过会企业数量也超过了30家。

  实际上,此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关于IPO提速的猜测,原因正是新股发行曾经扮演过“行情调节器”的角色。不过对于这一次超出预期的提速,不少投资者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忧虑,因为这说明监管层已经不满足于“苦口婆心”的风险提示,而是用实质性的动作,来表明对股市的态度。

  一位券商分析师就表示,在目前市场资金充裕的背景下,新股发行提速的直接冲击并不大,更多还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毕竟监管层希望看到的是“慢牛”,而不是“疯牛”。但是如果市场短期内继续暴涨的话,或许将迎来监管层更多的干预。

 免责声明:
 本网站企业搜富(http://www.qy.org.cn/)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
 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 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商盟

关注企业商盟官方网站:“www.qy.org.cn”,扫一扫,手机访问企业商盟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网友评论

0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