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中国给出亚投行第二把交椅 日本惧美不敢坐

中国给出亚投行第二把交椅 日本惧美不敢坐

  来源:企业私服   责任编辑:多网  有 130 人浏览   日期:2015-04-17 12:07

文章摘要:“企业私服”是首家平台和企业网站独立的B2B网站,让企业享有平台的所有功能,企业网站不穿插其他公司信息,保证企业站的唯一性,提升企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网 北京4月16日下午消息 据《日经新闻》报道,中国曾力邀日本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并愿意给日本AIIB的第二把交椅,但日本拒绝了这一邀请,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起。4月8日该媒体曾报道称,美国怀疑“日本可能已决定加入亚投行”,对日本表示出不信任。

《日经新闻》周三晚报道,中国曾诚邀日本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并愿意在亚投行管理层给日本一个高级副总裁职位。但据熟悉内情人士透露,日本没有接受中国伸出的“橄榄枝”,而是与美国站在一起。

3月22日,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以下简称亚开行)中尾武彦。《日经新闻》的说法是,当时金立群表示中国非常希望日本能加入亚投行,并表示如果情况需要,自己愿意飞去日本向游说日本政府。

金立群曾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他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亚投行的行长,目前也正在积极筹备亚投行成立的相关事宜。

在距离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加入截止期(3月31日)9天前,金立群仍坚持希望日本加入亚投行。金立群为说服日本加入做了很多努力,最后一个大动作就是与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会谈,试图说服日本政府。亚开行在此问题的态度上并不能代表日本政府的态度。

金立群对与中尾武彦的会面期望甚高。《日经新闻》的消息称,中方甚至暗示日方:日本如果以创始国成员加入亚投行,可以获得一系列“优待”。这些“优待”包括在亚投行管理层给予日方一个高级别的副总裁位置,以及一个专门给日本的独董席位。

金立群认为这些优待能够打动日本,然而日本还是畏惧美国,拒绝加入亚投行。

中方曾向日方寻求人力帮助

中尾武彦此前曾邀请金立群前往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所在地)并同其举行会谈,双方就亚投行和亚开行之间的合作交换了看法。在同金立群会面后,中尾告诉身边人士日本尚不可能立即加入亚投行。

有分析人指出,金立群迫切希望说服日本加入亚投行,因为他深知这样一个地区性组织在管理协调方面将会遇到巨大困难。日本财务省一位高官在去年秋天秘密到访北京,他表示金立群曾告诉他,北京方面希望即使东京不对亚投行投资,也希望至少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金立群是波士顿大学经济学硕士,他在中国财政部任职多年并一步步走上关键性领导岗位。从过往从业经历来看,金立群对国际财政金融市场 相当之熟悉。他心里清楚,中国想要日本加入把亚投行建设得更好。

东南亚邻国也希望日本加入亚投行

一些东南亚国家都在劝说日本加入亚投行。据北京一位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许多东南亚国家都希望日本能加入亚投行,因为他们希望日本能在亚投行内与中国更好地合作。

金立群也已意识到日本加入亚投行有助于促进其他亚洲国家仿效,加入亚投行。在金立群看来,日本似乎很担忧美国对于亚投行的看法。他也相信东京方面应该在考虑给出不加入亚投行的合理原因。此前日本方面表示,亚投行在管理方式方面缺乏透明,在筛选信贷申请的标准方面也不够清晰。

日本的犹豫迫使金立群将重心放在劝说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今年初,北京方面曾邀请超过3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聚首北京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研究国际金融机构(比如世界银行[微博])的组成架构等内容。在这次会议上,金立群同一些来自欧洲国家的代表举行了秘密会谈。

一位参与上述会谈的人士表示,当时的金立群正在同欧洲国家代表就后者加入亚投行进行最后一轮谈判。上述会议举行的第二天,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向媒体表示,一些欧洲国家(其中不乏相对较大的国家)已经表现出对加入亚投行的兴趣。

英国加入亚投行令世界震惊

楼继伟提到的相对较大的欧洲国家是英国,英国是第一个宣布参与中国亚投行倡议的七国集团之一。这一宣布震惊了许多国家。伦敦的举措明显有利于中国,这促使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宣布有意加入亚投行。中国政府官员惊讶地看到,甚至一些不太了解亚投行的国家也宣布有意加入。

美国和日本一样,选择远离亚投行,至少暂时是这样。然而在今年三月末,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对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他会寻求和亚投行进行合作。

中国计划招募一位为世界银行工作三十多年的美国专家作为亚投行顾问。据外交消息来源显示,该人选是由美国和英国一起推荐的。由此可知,华盛顿和北京显然正在寻求幕后合作的途径。

与此同时,日本多次表示,在6月底亚投行成立之前,它将“谨慎判断”加入亚投行是否明智。

 免责声明:
 本网站企业搜富(http://www.qy.org.cn/)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
 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 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商盟

关注企业商盟官方网站:“www.qy.org.cn”,扫一扫,手机访问企业商盟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网友评论

0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