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房价跌回一年前:最近一年买房的大部分都亏了

房价跌回一年前:最近一年买房的大部分都亏了

  来源:qy.org.cn   责任编辑:得通  有 117 人浏览   日期:2014-10-24 15:11

文章摘要:做生意就得通,“企业得通网”是首家平台和企业网站独立的B2B网站,让企业享有平台的供应,视频,资讯,网上商城等所有功能,企业网站不穿插其他公司信息,保证企业站的唯一性。平台分普通用户和VIP用户,VIP企业可定制自己的独立风格网站,使用独立域名并享有企业备案,让企业推广更简单。得通网承接企业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域名注册服务,免费发布供应产品、企业新闻、企业品牌、企业招商等。提升企业品牌在中国市场影响力,增加产品销售,为企业做长远的推广!......

  
  最近出炉的房价数据显示,9月70大中城市房价全面下跌。(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数据,在70个大中城市中,9月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8个,持平的城市2个,上涨的城市10个。涨幅最高的是厦门,上涨了4.9%,降幅最大的是杭州,同比下降了7.9%。环比则无一涨。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样的数据表明,“最近一年,买房的人,大部分都亏了。”

  跌回一年前

  平均来算,70个大中城市同比跌幅下跌了1.2%,这也是该数据三年来首次出现下跌。也就是说,最近一年来,对大部分人来说,把钱存银行都比买房划算

  从环比上看,与上月相比,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除厦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外,其余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下降,平均下跌了1.03%和0.97%。

  就连“楼市奇葩”厦门,9月份也终于结束了连续28个月的上涨步伐,不过同比上看,厦门涨幅仍是全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虽然房价环比下降,但降幅相比8月份有所收窄。据测算,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降幅比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最大降幅为1.9%,比8月份缩小0.2个百分点;降幅高于1%的城市有29个,比8月份减少14个;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有44个,比8月份增加23个。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在地方救市潮下,此前两个月咄咄逼人的环比下跌态势受到遏制,跌幅开始收窄。

  严跃进分析,自2012年6月份以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连续上涨23个月。今年5月份开始,房价指数出现环比下跌,6 8月份跌幅开始扩大,9月份跌幅开始收窄。虽然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还在增加,但下跌幅度已经收窄。

  销量方面,在“金九”之下,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比8月份均增长8%左右,刘建伟认为,销售回升对房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9月房价的同比全面下调,标志着本轮市场调整深度已经很明显,后续救市政策将愈加频繁。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7148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988万平方米,对于房企来说,因为市场还处于企稳过程中,库存继续积压,预期后市价格平稳,甚至部分企业会因为资金压力继续降价换量。

  广州满堂红中介冯小姐说,目前广州的新盘大部分都在外围区域,折扣幅度还是比较多,毕竟库存也不小,开发商也要抓紧趁机出货。

  四季度回暖?

  张大伟说,近期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3%,其宏观经济而做出的适当调整。

  对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在楼市降温的情况下,救市政策出台愈加频繁,力度越来越大。

  例如,天津近日发文全面取消限购,取消了对商品住房户型设计“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70%以上”的限制性规定。山东潍坊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给予实缴契税额100%补贴。安徽宿州从10月17日 11月20日,对个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房缴纳契税的,市财政按所缴纳契税额的100%给予住房补贴。

  张大伟认为,9·30央行松绑信贷政策的影响还要看后续落地细则,整体判断,四季度将好于三季度,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本轮市场的调整周期将起码延续到明年初,成交量有可能在四季度出现触底迹象。但价格方面,有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才出现明显的企稳。

  严跃进分析,当前房价依然位于“过冷”区间。因此,虽然楼市行情有改善的倾向,但对于房企来说,第四季度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目前在去库存的压力下,各大房企依然会选择积极的降价促销策略。

  “不同的是,随着经营业绩的改善,降价力度会逐渐减弱,进而使得房价环比跌幅继续收窄。”严跃进说,随着第四季度央行救市政策效应的逐渐释放,整个楼市的看跌情绪也将得到进一步扭转,购房者也会因价格走势的变动而调整入市策略。

 免责声明:
 本网站企业搜富(http://www.qy.org.cn/)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
 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 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商盟

关注企业商盟官方网站:“www.qy.org.cn”,扫一扫,手机访问企业商盟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网友评论

0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