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10亿赌约”赌期渐近 雷军董明珠谁能笑到最后?

“10亿赌约”赌期渐近 雷军董明珠谁能笑到最后?

  有 151 人浏览   日期:2018-11-19 22:25

文章摘要:2013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小米的CEO雷军和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打了一个赌。双方约定5年后对比营业收入......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小米的CEO雷军和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打了一个赌。双方约定5年后对比营业收入,赌注高达10亿元人民币。

5年时间里,这个赌约在各种场合时常被提起。在赌期渐近、两家又先后发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之际,腾讯科技联手数可视帮您解读这场“5年赌约”的胜负筹码。

回望2013年至2017年,格力在营收方面一直力压小米。不过,双方在营业收入金额上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从打赌当年将近900亿元缩小至2017年的300多亿元。成立于格力1991年的格力电器于2012年突破了营收千亿大关,而2010年诞生的小米只用了8年便达到这个目标。

格力和小米的营收之路并非坦途。双方在2015年纷纷经历营收增长为负的“阴影”。但在去年,小米的营收增速高达68%。相比之下,格力37%的增速则略显逊色。2018年之前,双方营收差距只有300亿元。

这5年里,以手机起家的小米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体系,孵化、投资了超过210家生态链公司。小米称自己走的是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模式。

而以空调业务闻名的格力电器试图摘掉“空调”的标签,宣称自己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发展包括智能装备、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新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力求完善产业布局的格力和小米纷纷进军对方的“地盘”——格力发布了“色界手机”,而小米也做起了空调。不过,从他们的主要营收业务占比看来,占据大头的依旧是老本行。

但小米的转型似乎看起来更顺利些。 从2015年到2017年,小米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从80.4%压缩至70.3%。

再来对比一下今年已知的营收数据。根据双方在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的数据,本季度格力电器第三季度营收577亿元,同比增长38.46%;小米集团营收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虽然目前格力营收领先182.51亿元, 但是根据小米的增速来看,赌约的胜负结果仍有悬念。

2018接近尾声,格力和小米都卯足了劲交出不错的季度答卷。现在,五年之期的冲刺倒计时已经开始。作为观众的你,认为雷军和董明珠谁的胜算更大呢?

 
THE END
 免责声明:
 本网站企业搜富(http://www.qy.org.cn/)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
 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 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商盟

关注企业商盟官方网站:“www.qy.org.cn”,扫一扫,手机访问企业商盟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网友评论

0  相关评论